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社教 > 社教活动

幸福使者 共享文化 知脚下看天下——重走甲午古战场

来源:威海博物馆  发布时间:2019-11-19

  甲午战争是发生在威海历史上的重大事件,北洋海军在这场战争中全军覆没,战争的结果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和日本未来几十年的历史走向。但是作为普通威海市民,对这次战争的细节却知之甚少。威海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,有义务也有责任向威海市民普及历史文化知识,向群众介绍甲午战争在威海的经过。为了完成这一使命,2016年3月至4月期间,威海市博物馆与威海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三期《幸福使者·共享文化》“知脚下看天下——重走甲午古战场”系列活动,先后带领百余名学生和家长重走了当年甲午战争的故地,包括日军登陆地荣成龙须岛、威海卫南帮炮台、北帮炮台。威海市博物馆邀请甲午战争研究专家高洪超、孙建军、陈悦等实地讲解,用新老照片对比的方式讲述当年战争的细节。通过这一系列活动,参与者在当年的古战场上了生动的历史课,培养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,让参与者对甲午战争,对威海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,也让人们更加热爱脚下这片土地。

p38.jpg

威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高洪超在向学生和家长讲解日军登陆情况

  122年前,甲午战争爆发,清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辽宁大东沟海域展开激战,北洋海军失利,退守威海卫。丧失制海权后,日军迅速占领了辽东半岛。为了彻底消灭清朝的海上力量,日军计划登陆山东半岛,从陆上围歼北洋海军。1895年1月20日至25日,日军三万余人在荣成龙须岛登陆,开启了甲午战争最后一场战役——威海卫之战。日本联合舰队主力驻守在威海卫海口,使得北洋海军不敢出击登陆的日军船队。清军为预防龙须岛有日军登陆,从守卫威海卫的巩军中抽调一哨部队驻防在龙须岛西侧的高地上,共约300余人,有4门75毫米野战行营炮,但与三万多日军相比,实在是杯水车薪。日军登陆过,兵分两路向西进攻,势如破竹,5天之后的1月30日,日军即攻占了威海卫南邦炮台。日军当时的随军记者用相机记录了登陆场景,让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情形。当年日军记载拍摄的照片中,有一处山峰造型非常特殊,山顶有巨大的怪石。

  2016年4月17日,甲午战争研究专家带领参加者爬上龙须岛旁边的山峰,找到当年的这处怪石,实地讲解当年的日军登陆场景。现场与老照片对比,历史与现实交错,给活动参与者上了生动了一课,更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。

p39.jpg

1895年1月20日,日军记者在龙须岛附近山上拍摄的登陆场景

p40.jpg

参加活动人员在龙须岛山顶怪石合影

  1895年1月30日,日军进攻威海卫南邦炮台,此处有清军修筑的6座炮台,其中四座是永久性炮台:赵北嘴炮台、鹿角嘴炮台、龙庙嘴炮台和杨枫岭炮台,清军又临时修筑了两座临时炮台:摩天岭炮台和谢家所炮台。在第二期活动中,专家带领学生和家长重走了杨枫岭炮台和摩天岭炮台。

p41.jpg

  杨枫岭炮台位于经区崮山镇百尺所村西南约300米,是北洋海军刘公岛基地南北帮10座永久炮台之一,作用是遮护南邦海岸三座炮台的后路,这里装备了210毫米、150毫米平射炮各两门,副炮台上装备了16门75毫米野战炮,可谓火力强大。1月30日,日军对杨枫岭炮台发起攻击,守卫这里的是巩军左营,又叫炮队营,营官是巩军副将陈万清。日军采用的是“佯攻杨枫岭、偷袭摩天岭”的策略,所以杨枫岭炮台在南邦炮台6座炮台中最后陷落。

p42.jpg

杨枫岭炮台,日军占领后1895年2月14日摄

p43.jpg

威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孙建军在向学生和家长讲解杨枫岭炮台

  摩天岭炮台位于经区崮山镇邵家庄以北,是威海南邦炮台的制高点,海拔135.6米。从这里向北能俯瞰赵北嘴炮台、鹿角嘴炮台和龙庙嘴炮台,向东能俯瞰谢家所炮台、杨枫岭炮台。如此重要的地方,竟然没有永久性炮台。旅顺基地被日军占领后,清军才意识到此处的重要价值,抢筑了摩天岭炮台,装备了8门80毫米的克虏伯野战炮。守卫这里的是巩军新右营不到500名官兵,主将周家恩。

p44.jpg

1895年2月14日,日军拍摄的摩天岭炮台

  1月30日清晨,日军共投入兵力3938人,开始对摩天岭——杨枫岭一线展开进攻,主要兵力集中在摩天岭方向。日军从邵家庄、岭后村一侧向北进攻,这里正好是摩天岭炮台重炮的射击死角。不远的杨枫岭炮台使用重炮向这里射击支援,但日军逼近迅速,重炮无法支援,否则会误伤友军。经过两个小时的抵抗,巩军新右营寡不敌众,失掉了阵地。日军在占领摩天岭炮台后,迅速占领了海边的三座炮台,最后拿下来杨枫岭炮台,南邦炮台彻底失守。

  日军占领摩天岭炮台当天中午,日军少将大寺安纯爬上摩天岭观战指挥,被北洋海军舰炮击中重伤,10天之后身亡,成为甲午战争中日军阵亡的最高将领。

p45.jpg

参加活动人员在摩天岭炮台南侧山坡合影

  南帮炮台失陷后,日军迅速进军威海卫北帮炮台。北帮炮台位于威海卫城东北,有三座永久性炮台:北山嘴炮台、黄泥崖炮台和祭祀台炮台,它们是刘公岛北洋海军的最后屏障。1月31日夜,日北山嘴炮台守军吴敬荣部200余人逃跑,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守备部队。为防止日军攻占炮台后利用炮台攻击刘公岛,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派出60多名水兵,破坏了北帮三座炮台。2月2日,日军占领北邦炮台。

p46.jpg

1895年2月21日,日军拍摄的北山嘴炮台,清晰可见三层台地结构。

p47.jpg

2016年3月27日拍摄的照片,三层台地依然可见。最低一层台地上的建筑是合庆饭店。

  2016年3月27日,甲午战争研究专家带领学生和家长从东向西依次重走了北山嘴炮台、水雷营、黄泥崖炮台、祭祀台炮台,高洪超、陈悦、孙建军等学者现场讲解,通过新老照片对比,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战争的细节。

p48.jpg

威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高洪超在向学生和家长讲解北山嘴炮台

p49.jpg

威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、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在向学生和家长讲解北洋海军水雷营

  《幸福使者·共享文化》“知脚下看天下——重走甲午古战场”系列活动举办了三期,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。通过这些活动,甲午战争研究专家在当年的古战场上了生动的历史课,培养了参与者对历史的兴趣,让参与者对威海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,也让人们更加热爱脚下这片土地。

  甲午不遥远,历史很形象。甲午就在威海人的身边,威海人应该比别人更了解甲午战争这段历史,更有守望这段历史的担当!今后威海市博物馆将在合适时机,陆续举办此类活动,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,培养人们对历史的兴趣,让人们知脚下,看天下,以史为鉴,共建幸福威海!



关注威海市博物馆

本网站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威海市博物馆所有  鲁ICP备19046439号  技术支持:奥讯软件 网站访问量:490342